手机版本

上海心理咨询

咨询解答| 公益讲座 机构分部| 招聘专区
021-37621430
当前位置: 首页 > 彭瑞林解读人生 >

孩子与父母的互动,永远是尝试

时间:2021-08-01 15:54来源:上海心理咨询中心 作者:上海心理咨询 点击:
彭氏格言之六 :孩子与父母的互动,永远是尝试(上)
  孩子与父母的互动,永远是尝试,你强他就弱,你弱他就强,你坚持他就妥协,你妥协他就坚持。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一个初一的孩子,特别喜欢玩手机,每天晚上都玩到很晚,而且理由很充分,查资料、看老师的通知、和同学交流、探讨学习等等。
  多次沟通无果后,父母只能强制给孩子制定规则,晚上十一点之前必须上交手机,关灯睡觉,作业没完成到点也要睡觉,不能影响到第二天的学习状态。
  但是,在第一天实施过程中就出现了问题,十一点整,熄灯时间到,妈妈准时进房间提醒孩子放下手机,准备睡觉,孩子还是用老一套理由来拒绝放下手机,妈妈说:昨天就约定好了,哪怕是作业没做,到规定的时间就必须熄灯、睡觉,否则就没收手机。
  看到孩子手机玩得兴起,边玩边笑,根本就没有放下手机的意思,妈妈就上前准备没收手机,孩子一看,生气了,把手机往地下一甩大喊一声:给你手机!
  看到孩子的态度,妈妈特别生气,狠狠的盯住孩子看了一会,忍气吞声的捡起手机,顺手把灯关了,准备出门。
  就在此时,只听到狠狠的一声“啪”响,孩子使劲把灯打开了,妈妈:你为什么开灯?孩子:我愿意。妈妈:关灯睡觉。孩子:我喜欢开灯睡觉。妈妈大声说道:关灯睡觉。说完再次把灯关了。
  电灯刚关,只听又是一声重重的“啪”灯再次被打开。
  妈妈生气了说:你敢再开灯试试,说完再次关灯。紧接着“啪”电灯又开了,妈妈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愤怒了,顺势一巴掌打在孩子的脸上,说:你敢再开灯我就打死你,妈妈再次把灯关了,只听到孩子大喊:你来打死我吧,然后又是一声“啪”灯又亮了。
  妈妈气急败坏的“啪”又是重重的一巴掌打在孩子的脸上,然后,再次重申,你敢再开灯试试,看看我敢不敢打死你,说完再次把灯关了。妈妈的话音刚落,又是一声“啪”电灯又亮了,妈妈实在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连续两巴掌“啪啪”掌在孩子的小脸上,说道:来,再来,妈妈又把灯关了。
  然后电灯又亮了,妈妈再次“啪啪啪”三巴掌在孩子的脸上,说:有种再来。再次把灯关了。
  于是,接下来,是可怕的寂静,一分钟之后电灯再次亮起来了,换来的是四声响亮的“啪啪啪啪”之声,妈妈歇息底里的喊道:来吧,继续开灯,老娘我今晚不睡了,奉陪到底。
  之后就没有之后了,孩子老老实实睡觉了,而且奇怪的是,之后的每天晚上,规定的时间还未到,孩子就把手机送出来交给妈妈,作业也完成的很好。
  事后我问孩子:最后,你为何不坚持继续开灯?
  孩子说:妈妈打得太痛了。
  我:你不是在那里喊,你打死你吧?
  孩子说:那是气话,我才不想死呢。
  孩子告诉我,以前也有过这样的事情,只要自己坚持开灯,最终妈妈会选择默默离开,不管了,等妈妈离开后,我自己会关灯,没想到这次妈妈这么较真,而且打得一次比一次重,一次比一次多。
  我说:你怎么不选择继续尝试下去呢?
  孩子说:不敢尝试了,真的好痛,第二天整个脸都肿了,爸爸妈妈也不管我,一周不敢出门。
  我继续问道:那之后父母也没有再打你,你为什么不到点就把手机送出去了?
  孩子说:我担心我妈妈再次发脾气,反正早点送出去比晚点送出去强,妈妈不会发脾气,也避免挨打,孩子继续说:万一爸爸妈妈把我手机收了,以后啥都没得玩了。
  这个小故事,就是典型互动中,你强他就弱,你坚持他就妥协。
  无论何时何地与孩子互动,父母的底线不可破,一定要保持好外力的存在,外力存在不等于随时都要拿出来用,外力的存在能在关键时候推动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第二个小故事
  一个高三学生,一天回来跟父母说:高考越来越近了,为了提升学习效率,考个更好的名次,想上辅导班,辅导老师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课程,自己就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将自己的复习效果最大化。
  父母觉得,高考前,每个孩子都会有很大压力,这种情况大家都能理解,但是,上辅导班是一种逃避行为,是不能支持的,于是,父母毅然否决了孩子的想法。
  孩子一看自己的想法被否决,就不去上学了,说:在学校纯粹是浪费时间,既然是浪费时间,我还不如在家里睡觉呢,然后在家里美美睡了一天。
  第二天,父母有点急,因为马上就高考了,没有时间和孩子闹了,于是采取了妥协的方式,同意孩子上辅导班,觉得辅导班里面也有好几个孩子,应该问题不大。
  谁知,一周左右的时间不到,孩子再次提出一个要求,那就是想找老师一对一,有针对性的补课,他说辅导班还是不能达到自己满意的效果,最重要的是,时间不等人了,自己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所有高考前的复习。
  父母这时其实已经感觉到孩子这些想法不是很正常,于是和孩子促膝长谈一晚上,最终孩子还是固执己见,告诉父母,如果不同意自己找一对一的老师,就不参加高考,此时的父母明知孩子是无理要求,但是,高考在即,只能息事宁人的同意孩子的要求,父母通过关系高薪聘请一个在职老师帮孩子补习。
  果然,父母对担心变成了现实,一周后,孩子不仅拒绝一对一补习,并拒绝参加高考。
  这个小故事特别明显的反映了孩子在与父母的互动中的那种尝试心理,一开始,孩子因为在学校感觉自己的学习效率开始下降后,没有积极与父母沟通并找到效率下降的原因来加以解决,而是用一种逃避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参加高考辅导班。
  父母虽然是过来人,也能感觉到孩子的行为是一种逃避行为,但是,因为父母外力的缺失,也未能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来找到问题加以解决,只是就孩子想进辅导班的事情来进行沟通,这种沟通方式最终肯定是失败的。
  当孩子的想法被否定时,此时的孩子是最困惑的,因为他知道,去学校自己肯定是在浪费时间,自己也想参加高考,可是现在自己什么也学不进去,虽然也明白去辅导班不一定能学得进去,想去辅导班尝试一下也被父母拒绝,不知道自己下一步应该怎么走,在犹豫中,孩子就尝试性的在家里躺了一天,想看看父母接下来怎么处理,没想到,父母因为担心孩子的高考而妥协。
  因此,在此轮博弈中。孩子的尝试,最终获得了成功,自己顺利进入辅导班,也得到了成功的经验,那就是父母非常在意自己的高考,用这个来要挟父母是一个非常好用的方法,所以,在接下来的互动中会不断的使用这个方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虽然孩子也明白高考对自己的重要性,但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很多孩子都喜欢采取这种“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方式来实施。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父母与孩子的互动,也是这个道理,只要孩子通过各种尝试,最终把父母与自己的互动模式摸透了,每次交锋的结果总是父母输。
  很多父母都有这种感受,明明知道孩子的要求是不合理的,是不应该的,也许是过分的,可是最后交往下来,孩子总是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讲这一课之前,有一个家长跟我说,这一课最好别让孩子去听,因为会泄露了天机。
  我说,不对的,我讲课一般是支持孩子和家长一起听,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孩子和家长的目标其实是一致的,那就是让孩子快乐的学习和成长。但为什么父母与孩子在奔向这个共同的目标时,总会出现很多矛盾呢?原来,那是因为我们彼此的不理解。
  如何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坐下来一起探讨,如上面这个小故事,要让孩子去反思自己上学上得好好的,而且在即将高考的情况下为何要改变学习方式?是不是在学习上出现了什么问题,是不是有一种无力感?是不是有什么心结等等。
  更要让孩子知道的是,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大考前改变学习方式或是生活方式同样是大考前的大忌。
  要让孩子去思考,如果按照孩子的思路来改变学习方式,最终还是没能解决问题怎么办?统一认识后,可以给孩子一个“试错”的机会,上辅导班,在出问题后,就按照上面的约定来开始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
  这种互动才是良性互动,这就是我讲这一课的意义,就是在与父母互动的过程中,孩子能够获得“外力”,实现共同的目标。